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手工皂洗髮:如何避免皂垢和黏膩感?│9個常見地雷!

手工皂洗髮:如何避免皂垢和黏膩感?│9個常見地雷!

手工皂洗髮到底為何會出現皂垢?每次想要放棄使用手工皂,便是使用吹風機把頭髮吹乾的時候。因為髮絲總是吹不開,一大坨無情的黏在一起,充滿髮蠟感。使用手工皂洗頭已經有7個月的時間,現在也偶爾會碰壁遇到皂垢的問題。希望把一直以來碰過的情況寫下來,可以幫助到正在為洗髮皂煩惱的朋友們吧。

如果有使用手工皂洗頭髮的話,或多或少可能聽過硬水軟水。大約就是硬水洗完頭很黏,軟水很少有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可以從了解水的軟硬度,以及手工皂的組成部分,知道皂垢的產生原因,然後再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注意!

推薦閱讀:手工皂洗髮全攻略!│詳細步驟、注意事項、洗後保養一次瞭解!
7個讓你驚嘆的手工皂洗髮優點│讓你愛上天然護髮

1. 甚麼是硬水軟水?

水的硬度是由礦物質含量而決定,當中主要是指鈣離子和鎂離子。礦物質含量越高,水的硬度也就越高,這就是皂垢產生的因素。

2. 手工皂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甚麼?

油脂+水+氫氧化鈉

當這三樣原料加在一起的時候,產生「皂化」的化學反應,變為脂肪酸鈉+甘油。

3. 洗髮的時候產生皂垢的原因

手工皂屬於偏鹼性。當洗頭的時候,脂肪酸鈉或頭部的油脂碰到水中的金屬離子後,便結合成不易溶於水的皂垢。

4. 九個常見地雷

雖說皂垢容易產生,但既然踏出使手工皂洗頭的一大步,就繼續嘗試出一個可以洗出清爽頭髮的方法吧!注意以下地方:

4.1. 頭髮正在適應期

開始轉用手工皂洗頭,可能會有皂垢、頭髮油膩、有頭皮屑屑等等的情況,這些現象正表示你的頭髮正在適應期。這是正常的! 請堅持用下去,等頭皮和頭髮逐漸適應這種新的清潔方式後,頭皮就可以好好的呼吸了,髮質也會變得比較健康,這是值得等待的一天!

以往使用市售的洗髮產品,自己會沒有注意到有沒有徹底把它們沖洗掉,因為摸起來沒有泡泡,沒有膩膩的話,就感覺自己是洗好了。但其實久而久之可能有化學成份殘留在頭皮和頭髮上。

而這些殘留物正正是導致適應期的出現。我剛開始用手工皂洗頭的半個月裡面,感覺很痛苦。每天洗完吹完頭後,迎來的是像上了髮膠的頭髮,很澀同時很膩,摸上去觸感很怪。

然後過了半個月吧,整顆頭有開始變得比較清爽一些。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適應期吧。把它理解為「手工皂開始作用的時候」就好了,這段時期只是把舊有的殘留物慢慢帶走,不要擔心。不過適應期需要的時間因人而異,要看頭皮和頭髮的殘留物多不多。

4.2. 洗髮前沒有把頭髮梳順

洗髮前把頭髮梳順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步驟。沖水的時候,是很難用梳子/水/手把已經糾結住的頭髮給理順,那個時候不止是洗不乾淨,連皂垢也有機會一起卡在那個地方。

但先梳順頭髮好處可多了。首先,頭髮不會那麼容易卡在一團,那麼沖水的時候也會順很多。第二,把黏附在表層的灰塵帶走,讓使用手工皂時更易起泡泡。第三,有按摩頭皮的作用,促進循環代謝。

我在沒有轉用手工皂前就有梳頭的習慣了,但是偶爾會懶惰,洗頭前就沒有認真梳順,皂垢真的給我死死的卡住,好恐怖啊! 那也是自己懶惰應得的結果啦。朋友們千萬別學我。

4.3. 洗髮方法未夠完善

(a) 沒有把泡泡搓出來

泡泡是把髒髒的東西帶走的重要一環!泡沫比較容易在頭皮和頭髮上滑動,而它的形成有助接觸到污垢和油脂,讓它們聚在一起,從而更容易清洗掉。

搓泡泡的方法是我洗到第三顆皂後期的時候才知道。因為之前怕用手工皂直接放到頭皮搓,所以我的方法都是用手搓手工皂,大概搓出一點點泡泡,才放到頭上繼續搓,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泡泡,洗出來的頭,有些地方是清爽,但也有些地方是有皂垢的。

後來換了搓泡泡的方法,就是:在前期充分的把頭打濕後,直接把手工皂放到頭髮上 (不是頭皮) 抹,抹完馬上搓搓搓,不夠泡泡就再加點水,這樣比較可以搓出較多的泡泡。

(b) 後腦勺沒有翻開來洗

這個可能跟沖水的姿勢有關。

如果是站著洗頭的話,大家沖水的姿勢可能是

(1) 把頭抬高,從頭頂開始淋水,或

(2) 彎著腰,把頭垂下,從後腦勺開始淋水

這個影響頭皮和頭髮的哪一個區域更容易受水沖到。如果是(1),泡泡實在不容易在後腦勺搓出來,在頭頂卻比較容易搓出來。

那就是需要翻開後腦勺的頭髮去搓泡泡的原因,盡量把水帶到後腦勺弄濕,然後把手工皂放到後腦勺的頭髮抹,搓出泡泡。而之後沖水的時候,也要特別顧到後腦勺區域。

(c) 沒有擠掉泡泡再沖水

泡泡是由手工皂加水,用手搓出來的。那麼多泡泡在頭皮和頭髮上,沖水的時候,豈不就碰撞出好多皂垢嗎。那麼,擠掉就可以減少皂垢產生。

我剛開始用搓出豐盈泡泡的洗頭方法後,也還是洗出皂垢,感覺非常不對。那時候的我是沒有擠掉泡泡,所以就開始努力擠掉泡泡,擠完馬上沖水,好像也好了一點點。

(d) 搓洗速度不夠快

使用手工皂的整個洗頭過程其實是比用市售的洗髮產品來的慢,因為要沖大量的水,確保有徹底清洗掉,但是搓洗速度一定要快。意思是要在搓完後泡泡後,立馬擠掉,再一氣呵成馬上沖水。這個是減少皂垢產生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這個我不知道是什麼原理,但發現搓得快不快,搓完後有沒有立刻沖水,這個速度在皂垢的產生上感覺也有差。只要有充足的水打濕頭皮和頭髮,就可以很容易搓出泡泡,其實也不需要搓那麼久。

(e) 舀水洗頭

這個方法去洗頭,產生皂垢的機率很高,盡量用蓮蓬頭一氣呵成沖洗比較恰當。

在掌握用手工皂洗頭的時候,嘗試過很多方法,其中一個是自己用碗舀煮好的室溫水去洗頭(因為煮沸後的硬水會變軟水),所以我自己就嘗試一下舀水洗頭。結果不得了,皂垢有很多呢! 如果舀軟水洗頭會有皂垢,那舀硬水洗頭不就更多皂垢嗎?所以不是很建議這個方式。

想知道手工皂的洗髮方法嗎?請按看看吧!

4.4. 沖水量不足

不管是洗髮前期,或者擠掉泡泡後,都要沖水,沖好多好多好多的水。

洗髮前期有足夠的水打濕頭皮和頭髮,泡泡才容易搓出來。而擠掉泡泡後沒有停頓,馬上沖大量的水的話,皂垢也不容易產生。

有些朋友可能會用檸檬酸/蘋果醋兌水,用來潤絲以及去除皂垢,但感覺還是很有黏膩感。我也遇到過這問題,不是說酸性產品可以幫助除垢嗎?答案是,但不是完全除垢(詳情請看第8點)。請配合大量的水去沖洗頭皮和頭髮,有徹底沖乾淨後,再用檸檬酸/蘋果醋,才真的比較容易洗出清爽不膩的頭。

4.5. 用量過多/用量不足

手工皂用量過多,卻沒有搓出相應的泡泡量,就會有殘留的皂留在頭髮上,這會產生皂垢。

手工皂用量不夠,不足以搓出足夠的泡泡,也就是帶不走頭皮和頭髮髒髒的東西和油脂,這也會產生皂垢。

不論是用量過多還是用量不足,我也嘗試過。感覺用量過多帶來的後果更嚴重一些,皂垢多到好像好多天沒有洗頭一樣….至於怎樣才算適中呢?這是要自己的經驗而定,有可能要看頭髮的長度、出油程度等等而定吧。我認為就是盡量不要不停的用手工皂在頭髮上抹,適可而止。

4.6. 水的溫度太高

熱水沖比溫水冷水沖洗頭髮,更容易形成皂垢。這應該是因為熱水能夠把毛鱗片打開,也就更容易把皂垢黏附在頭皮和頭髮上。

以前一直喜歡用比較熱的水去洗頭,但這不太適合用於手工皂洗頭。現在都用溫水去洗頭。

4.7. 沒有合適的產品

不同的手工皂成分不同,特別是指油品,洗髮配方比例等等不同,所以使用感受、清潔效果也不一樣,建議選擇適合自己頭皮和頭髮狀況的手工皂。

我暫時是用同一個手工皂品牌,現在來到第五顆了,還在反覆試驗看看哪一顆是比較適合自己的。有機會也想寫一個簡短的心得。

4.8. 用酸中和皂垢

醋和檸檬酸都是酸性物質,能幫助轉化皂垢。它們和皂垢中的金屬離子結合成螯合物質,使皂垢變得更容易被水清洗掉。它們也可以與皂垢中的鹼性產生中和反應,轉化為脂肪酸和甘油,轉化後的分子變得更小,可以分散在水中,使皂垢容易被清洗掉。

但不能完全依賴這些酸性產品,它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把所有的皂垢都結合成螯合物或完全轉化為脂肪酸和甘油,因為有其他因素可能影響到這些化學反應,例如:皂垢中存有其他成份無法轉化,或者皂垢的數量大於可以轉化的數量等等。

4.9. 邊用手工皂,邊用市售護髮素

市售護髮素通常也是酸性的,和醋/檸檬酸一樣,幫助毛鱗片閉合。但他們之間可能不一樣的地方是在於成分,有些市售護髮素的柔順效果,到底是用什麼成份來達到的呢?如果朋友們轉用手工皂的原因,是因為想要遠離化學物,可能就要考慮一下是否需要市售護髮素來當作潤絲。

我自己是因為懶惰而得到這個不好的體驗。本來是用蘋果醋當作潤絲,但在用完之後卻沒有馬上補貨,就隨手用浴室裡的護髮素,一用就用了好一陣子,還自以為有沖乾淨。那結果變成邊用手工皂洗頭,邊用市售護髮素當潤絲,邊產生皂垢。所以為了避免市售護髮素變成產生皂垢的因素,就不敢再用了,換回用蘋果醋和嘗試看看用檸檬酸。

5. 總結

這九點是這七個月以來所得到的心得,真的很希望能幫助到一些正為皂垢而煩惱,或者是想著要不要放棄使用手工皂洗頭的朋友們。也希望如果朋友們有更好關於使用手工皂/去除皂垢的方法跟意見,可以互相交流吧! 一起往更健康美麗的秀髮邁進吧!